当前位置:主页 > 咨询服务 >
0

樱花容器苗标准化培育技术规程

作者:万家红樱 来源:www.wjhyy.com 更新时间:2025/09/11 点击量:

一、播种

1圃地选择

选择交通方便、地势平整、光照充足土质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地块作苗圃地土壤pH值保持在5.5~7.0之间,避免盐碱性土壤。整地时,放入适量农家肥/有机肥,将土壤深翻30cm以上,畦面整成宽1.21.5m,垄高20~30cm。注意事项:尽量用生地作为苗圃地,如果种过任何庄稼需要土壤消毒,如果种过桃树、李树、苹果树等蔷薇科植物的土地,切记,不可作为苗圃地。

2种子播种

云南冬樱花、山樱花种子不需要种子催芽处理,每年4-5月份种子成熟后,将采下的种子去皮洗净后晾干(忌阳光暴晒)即可播种,也就是4-7月都可进行播种,如果到来年春季播种发芽率会大大降低。

如果是福建山樱万家红、云南红樱、飞寒樱等需要4-5度冰箱冷藏2-3个月催芽处理,注意以下事项:每年4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开始采收,采收的果实放置于阴凉、通风的室内防止鸟食和爆裂堆放5-7天,等待果肉完全腐烂完成后熟。完成后熟的果实呈暗红色,将果肉洗净后收集种子,并将种子置于1g/L 60%戊唑多菌灵溶液中浸泡60 min,最后将种子清洗、晾干。将种子与河沙按1∶3~4比例混合沙藏装袋,储存于4℃冷藏环境中,6090天后胚芽破壳裸露,可进行播种。经试验对比,先进行穴盘育种后移栽种植可有效提高成率。播种后应注意水分管理,保持土壤湿度,但不能积水,出苗30后苗高可达30cm

穴盘育种:在露天或大棚内播种,用育苗基质铺满50穴的育苗盘即可播种,播种前用清水漂除干瘪种子后用杀菌剂浸泡种子30-60分钟即可播种,每穴播1粒种子,放入种子后,基质盖种厚度不超过1公分。播种后保持水分湿润,出苗高度15~20公分,把每穴出苗两株的分开一株移栽。苗高20~25公分及时上袋(上袋规格为:25x25cm、30x30cm、35x35cm、50x50cm。根据品种及生产需要选择)。

上袋播种:在宽度1.2-1.5米的苗床上上袋,营养袋选择25×25cm的规格。装土时,土壤表层应低于袋口2公分。每袋播种2粒,播种后盖基质厚度1公分,剩余1公分有利于浇水、保水。期间,需保持土壤湿度,出苗高度10~15公分进行间苗移排,每袋保留长势健壮的一株即可。

3、嫁接

每年11次年2底进行嫁接。冬之舞、朝霞、泉乡红樱等早樱系列在11月中旬-12月底嫁接。万家红、红春晓、云南红樱、中国红、红粉佳人等中花期品种在12月初-次年1月初进行嫁接。云南樱花、日本樱花等晚花期品种在2月初-2月底进行嫁接。选用一年生地径0.72cm的砧木,将砧木截短至10cm后进行嫁接,选用无病害5~6年树龄的一年生枝条的休眠芽作为接穗,嫁接方法任选一种即可,嫁接工具每年选用新工具或消毒后工具嫁接,采枝条的枝剪与剪砧木的枝剪分开,不能混用。

4、扦插

每个品种萌芽前大棚内进行扦插,结合树体修剪,选择生长旺盛、无病虫害的植株作采穗母树,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,插穗长度10~15 cm,上端平口,基部斜面,保留插穗上端1~2片叶,但只留1/2片叶,剪好的插穗置于清水中浸泡备用。插床以1份河沙∶1份园土混合组成,充分混合平整后喷施600 mg/L 60%戊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进行灭菌。扦插前,将插穗置于500 mg/L国光牌强力生根可湿性粉剂和50 mg/L高锰酸钾混配的溶液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扦插,扦插深度6~8cm。扦插后需精心管理30即生出根瘤,60移出大棚上袋或下地移栽。

二、换袋或上容器袋

营养袋或容器袋大小根据生产需要决定。注意事项:换袋或上容器袋的时间取决于苗木长势,不能等到枯枝才进行。

三、苗木养护管理

1、肥水管理

肥水管理结合除草、松土进行,每年施4次肥,每个季节初施1次,肥料比例:有机肥:复合肥:尿素=4:2:1,施肥方法为撒施或开沟环施,施肥后及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但要避免积水导致烂根。

2、修剪、定杆、移植

待幼树长到高度2米以上进行修剪定干,定干高度为0.8m1.2m、1.6m、1.8m、2.2m根据市场定位定干,定干后将侧枝全部剪去,留一干。移植到更大的营养袋时,如果是培植丛生苗,每个大袋栽种3-4株。

樱花从幼树到成年盛花需要4~5年,在此期间主要以树形培育为重点,为保持树形直立同时扩大树冠,需对二年生树和四年生树各移植1次,二年生树移植后间距为1.5m,四年生树移植后间距为3m。移植时间每个品种落叶后进行,移植前先将定植穴挖好,移植时要浅栽树冠培育以修剪为主要措施,落叶后剪除枯枝、病虫枝、过密枝和重叠枝,回缩过长枝以平衡树冠,同时需不定期检查、清除一级分枝以下的侧枝、侧芽。

3、病虫害防治

1穿孔性褐斑病

樱花穿孔性褐斑病多发生于6—7月,借风传播,在多雨季节侵染发病,若树势衰弱、排水不良、通风透光差则会加剧病害发生。发病时,老叶首先出现紫褐色小点,后渐扩大成圆形,病斑部位干燥收缩后成为4~6mm小孔,后期病叶两面有褐色霉状物出现,导致病叶发黄干枯脱落。日常管理需摘除病残枝,减少病原体,多施磷钾肥,提高抗病性。在发病初期用药剂防治,使用50%中生菌素1500倍液或琥胶肥酸铜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。

2流胶病

樱花的主干和主枝密布小皮孔,多雨高湿情况下易有树胶从皮孔中流出,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硬质琥珀状胶块,被细菌侵染后病部会变褐腐烂,致使树势衰弱,严重者造成死树。防治流胶病首先要防止积水沤根,做好土包内和土包周边的排水透气工作;其次要在冬季做好清园,杀灭病原菌,防止侵染。若流胶病发生,则需先将病部干胶和老翘皮刮除,并将残余流胶挤出后,在伤口上涂抹糊状40%氟啶胺异菌脲溶液,以彻底消灭病菌,防止扩散侵染。

3吮吸式害虫

樱花上常见吮吸式害虫有蚜虫类、介壳虫类和飞虱类,均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植物体内的汁液,多在新叶生长期发生。被害植株,叶片皱缩卷曲,生长停滞,严重者脱落,花蕾被害则不能正常发育,导致脱落。在虫害发生初期应及时喷药防治,可使用40%吡虫啉3000倍液、30%噻虫嗪1500倍液,或其他内吸性和持效期较长的杀虫剂进行防治,每隔7~10d喷1次,连喷2次。

4食叶性害虫及食心虫

樱花上主要发生的食叶性害虫均为鳞翅目害虫的幼虫,这类害虫均具咀嚼式口器,蚕食叶片形成缺刻,严重危害时,常将叶片吃光,仅剩茎杆或主叶脉。该类害虫繁殖力强,具有主动迁移、迅速扩大危害的能力,故可采用捕虫灯等物理防治办法对成虫进行捕杀。此外,高龄幼虫体型较大,耐药性较强,因而要在低龄幼虫期施用触杀或胃毒性杀虫剂进行防治。主要的杀虫剂有苏云金杆菌类制剂、核型多角体病毒、10%氯氰菊酯乳油、高效氯氰菊酯等。食心虫主要在8-10月爆发,每年8月初-9月底用10%氯氰菊酯乳油、高效氯氰菊酯喷杀两次。

 

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

2025年9月9日